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7节(1 / 2)





  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这个世界跟前世高度相似,没有意外的话,也会是萧斌所任职的江淮省最开始实行大包干,从而拉开国家对内改革的大幕。

  按照历史轨迹,今年11月江淮省就会实行改革。现在已经9月了,不知道萧斌的工作进行地怎么样?

  其实前世时,当时的安徽省革委会主任从1月便开始支持、推广“包干到户”的做法,但直到11月才真正开始实行。

  而这个世界,萧斌4月底才到江淮省任职,想要推动全省农业管理体制变革,遇到的阻碍可想而知。

  萧清韫有些担心,正想着是不是要写一封信旁敲侧击问一下,萧斌的信也到了。一起到的还有两大包给萧清韫补身体的营养品和给小慢慢的婴幼儿用品。

  萧清韫很是无奈,在此之前萧斌已经寄来很多了,她写信还专门让萧斌不要寄这些东西了,但显然萧斌并没听进去。现在又寄来这么多,她和小家伙根本用不完。

  不过萧清韫最在意的还是萧斌的信。这次萧斌的信里,终于提到他马上将在江淮省农村试点推行“包产到户”。说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改革措施,即使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但大势所趋,肯定能成功。所以她若是听到什么消息,不要为他担心。

  萧清韫心中既感动又复杂,都这个时候了,萧斌竟然还考虑她的感受。

  萧清韫知道历史的轨迹,当然不会担心萧斌不成功。为了让萧斌没有顾忌,萧清韫在回信里,首先表示了对这个举措的肯定。她并没有大段大段的理论分析,只举了一些穆家坪偷懒的人的例子。然后说如果包产到户,这些人有了动力,就不会再得过且过,浑水摸鱼了。

  然后就是对萧斌本人的支持。萧清韫表示,她支持他的工作,不会在意别人的言论,因为她相信他一定会成功的。

  最后便是让萧斌不要担心她和孩子,她会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的。只希望小慢慢能早点见到外公。

  将回信寄出去,萧清韫的心放下一半。而另一半提着的,则是因为穆卫军。目前为止,萧清韫还没收到穆卫军的回信。

  萧清韫看着一旁呼呼大睡的小慢慢,拿起他胖嘟嘟的小脚丫亲了一口,叹气道:“小东西,一天到晚就知道睡,你说你爸爸什么时候才能有消息呢?就算不能来看我们,寄一封信来也是好的啊。”

  而被萧清韫惦记的穆卫军,此时在休息的空档也正惦记着萧清韫和孩子。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部队从严训练的传统。利用“三伏”酷热的特点,部队经过两月左右的艰苦训练,从“吃、住、走、打”四个方面,摸索出一整套在炎热条件下提高部队生存能力、耐热能力、适应能力、战斗能力的经验。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也及时提出解决办法,为在湿热条件下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贡献。

  十三军素有山中猛虎之称,近两年没有经历大的战役,上面怕再不训练训练,猛虎就变成病猫了。而地处西南地区的十三军,不利用利用高温湿热的“三伏”,简直说不过去。

  于是,领导一声令下,十三军全军几个师被分到不同的省份丛林进行大拉练。穆卫军所在的37师就被拉到了滇南省,而109团直接被师长和政委踹到了气温条件最湿热,蛇虫鼠蚁最多,条件最艰苦的山林。

  从这一天起,上到团长李明忠、政委顾云峰、副团长穆卫军,下到每一个士兵,都迎来了他们水深火热的日子。

  拉练,主要围绕“吃、住、走、打”四个字进行,重点检验部队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耐热能力、适应能力、作战能力。

  按常规要求,步兵执行战备任务时,单兵自带的食品是“三生一熟”:“三生”即三天的生食,以大米为主;“一熟”即一天的熟食,以馒头为主。拉练的第一天,每人携带的“一熟”是两斤馒头、两斤水。

  夏季高温,馒头也只能当天吃完,不能存,不然就馊了。而水,显然也是不够的,三十□□甚至四十度的高温下,不动都是一身汗,更别说每天还要负重行军几十里。还好南方山里多溪流,山泉清澈,直接饮用也是可以的。

  同样的,这样的高温湿热丛林中,在野外露营,保暖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避免被丛林里的蛇虫鼠蚁咬伤。除了有限的药粉,最重要的是学会辨识利用山林里一些能驱毒驱虫的草艾。

  俗话说兵贵神速。走,是步兵的基本功。走,既要走得动,又要走得快,更要走得通。要在没有路的山林野地达到“动、快、通”的要求,训练难度可想而知。

  步兵行军,全靠两条腿,这既是对体力、耐力的考验,更是对脚力的考验。夏季拉练,不但负荷重,路难行,汗水更是水泼似的往下流。高温一蒸发,整个人都头昏眼花,极易中暑和虚脱。

  穆卫军也很久没经历过这样的训练了,就连脚板都磨出了血泡,走起来更是钻心的疼。他知道很多战士们也一样,不过没有一个人叫过苦,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信念:平时多吃苦,战时少流血。打仗时要是退缩了,被收容了,那才是奇耻大辱。

  而且,现在已经好多了。因为苏家药丸已经正式投入生产,每个战士都能分到一瓶。虽然不能让伤口立刻恢复,但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下,却能让伤口不继续恶化,甚至在慢慢恢复。这对战士们来说,简直就是“神药”。

  拉练的最后一项,也是最终目的,就是“打”了。

  “宁可千日不打,不可一日不备。”打,是部队训练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军人的天职。部队战斗力的高低,既有人的主观因素,也有武器装备优劣的客观因素。

  如果暂时不能改进武器装备,那么对人的训练就更显重要。实战演练,不但能检验一下武器装备,更能锻炼军官的指挥能力,战士的作战能力。

  现在拉练已经进行到尾声,稍作歇息,再进行最后一次实战演练,这次的大拉练就结束了。

  穆卫军看着日历出神,今天已经是9月5号了,媳妇儿应该早就生了,不知道是小男子汉还是小姑娘?还有几天就能回部队了,希望能请到假,哪怕几天也好,他真的很想媳妇儿了。

  醒过神来,穆卫军拿出信纸和笔,开始写信。虽然现在信根本寄不出去,但他只要有空就把一些能说的趣事写下来,也把自己的思念写下来,想要将来拿给媳妇儿看。

  怀孕时不能陪着,孩子出生也不能第一时间给她鼓励和勇气。穆卫军心中愧疚难当,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稍稍高速她:媳妇儿,我一直都在的。

  一周之后,这次拉练圆满结束,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终于能回部队了,现在才知道,部队的训练真特么温柔啊。

  穆卫军一回到部队,就收到了萧清韫陆续寄来的近十封信。迫不及待地拆开最近的一封,快速浏览下来,穆卫军的嘴角咧到了耳根,“哈哈哈哈........”

  隔壁的顾云峰听到声音,连忙跑过来,“你疯了!还是傻了?”特么的整个营地都听到了!

  穆卫军根本不理会,满是兴奋地说道:“顾云峰,你知道吗?我有儿子了,我儿子叫慢慢。慢慢,多可爱的名字啊,是潇潇取的,多好听啊。还说这是小名,我觉得大名叫穆慢慢也完全可以。你觉得呢?慢慢,慢慢......”说完就把顾云峰仍在一边,嘴里反复念叨着“媳妇儿,慢慢,慢慢,媳妇儿......”,又再次拿着信反复看起来。

  想要说声恭喜的顾云峰一口气堵在了喉咙里,许久,“哼”了一声,转身就出了办公室。妈的,老子现在也要回去看我老婆儿子了,报告是什么?,谁管啊?

  穆卫军回到部队的第一天,一晚都没有睡觉,把那些信翻来覆去地看,特别是关于萧清韫自己和宝宝的部分,更是一字一句读了不下百遍。

  第二天,穆卫军到营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政治部问能不能请假。他现在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样,恨不得立刻生出一双翅膀来,飞到老婆儿子身边。

  还好,现在他虽然已经算是不再享有探望父母假和配偶假的“高级军官”了,但他每年还是有一次20天的休假。而且今年还有两周的产假,加起来就有34天的假期。

  之前他已经请假20天,现在还剩下两周。政治部的人告诉他,顾政委说了,他将手里的工作处理了,也就是交了这次拉链的总结报告,就可以休假了。

  虽然除去路上的时间,最多只能陪媳妇儿和孩子一周,但穆卫军已经很满足了。在此之前,他一直以为这假批不了的,毕竟拉练刚结束,还有很多后续工作要开展。看来他要去谢谢顾云峰了。

  穆卫军去感谢顾云峰时,顾政委非常大气的表示,你放心去看我干儿子吧,最多我累一些,这也是当干爹的该做的不是。

  穆卫军真想说,你这“干爹”是自封的吧?不过为了能去看媳妇儿儿子,还是先忍了。不得不说,在对待孩子“干爹”这一点上,穆卫军和萧清韫真是十分的心有灵犀。

  穆卫军心情很好地回到办公室,然后开始奋笔疾书。他决定先不给萧清韫回信,这样能给她一个惊喜。

  穆卫军几乎是日夜赶工,但就算这样,他也花了三天时间才把总结报告写好。交上去后,怀着迫切的心情,一刻不耽搁地赶紧向上面交了请假条。

  想着明天就能批下来,穆卫军心情那个激动啊,当晚回到家里后赶紧拿了包先把衣服装起来,这样假条一批下来就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