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9节(1 / 2)





  两人做了决定后,翌日清早便分开行动了。

  姜漱玉因为要赶在苏雪凝前面,所以前进的速度比先前更快。

  等她赶到京城时,也才刚到七月。

  还好,她并没有听说宫里出什么大事,想来苏雪凝还没有行动。

  可谁都不知道苏姑娘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动手。

  姜漱玉要做的就是混入宫中,先守着皇帝,以防苏姑娘行刺。

  之前师兄是怎么进宫的,她不太清楚。不过她曾在皇宫中待了半年,对皇宫也算熟悉。是以,这一趟皇宫之行,她胸有成竹。

  天黑以后,姜漱玉换了衣衫,收拾妥当,潜入皇宫。

  她轻功与内力都不错,在宫中行走,无人察觉。在这守备森严的皇宫里,她甚至颇有高手落寞之感。

  她还不合时宜地想到一种说法:如入无人之境。

  姜漱玉记得皇帝先时是待在汤泉宫,所以轻车熟路直奔汤泉宫而去。

  然而让她意外的是,汤泉宫没有人。

  如果是在平时这个时候,小皇帝肯定还在批阅奏折,灯也该亮着。但现在黑乎乎一片。

  姜漱玉愣了愣,一琢磨,皇帝肯定是搬走了。她心说,太傻了,阿玉,你真是太傻了。

  当时皇帝待在汤泉宫,是因为他们在汤泉宫出了事,皇帝的躯体昏迷不醒,不能移动。所以只能留在此地。皇帝醒来后还待在这儿,是因为长期不运动,肌肉萎缩,想搬也搬不了。现在早好了,怎么可能还待在汤泉宫呢?

  漆黑的夜里,姜漱玉立在汤泉宫外,颇为惆怅。

  她记得韩德宝曾经说过,皇帝之前是住玉章宫的,玉章宫在什么方位,她大概也清楚。

  在黑暗中辨认了一下方向,姜漱玉改道前往玉章宫。

  她只知道大致方向,在黑暗中行走了一会儿,才摸索着来到了玉章宫外。

  灯还亮着,薄薄的窗纱上投映出一人伏案的影子。

  老实说,这影子有一点抽象,但是姜漱玉一眼就认出这是小皇帝,而且这感觉还异常强烈。

  姜漱玉后退两步,纵身跳上了房顶。

  瓦片轻薄,她足尖轻点,不发出一丁点声音。

  上辈子没穿越的时候,她也看过电视剧,里面的大侠们上房揭瓦非常容易。而轮到她时,上房不难,可是揭瓦的难度有点大。

  这皇宫的房顶,比她想象中要结实很多啊。

  她对自己的轻功有信心,但是她并不认为她能掀掉瓦而不发出任何声响。

  在心里叹一口气,姜漱玉老老实实从房顶下来,她蹲在窗外瞧了一会儿,在心里对窗纱说声抱歉后,轻轻用手一捅,立时戳出来一个手指大小的洞。

  她凑过去细看,发觉这个小洞真不错,虽然不大,可是视线范围不小。

  她一眼就看见了皇帝以及他身后不远处的韩德宝。

  假死离开皇宫已经有快半年了,她此时看到的小皇帝和她记忆中似乎不太一样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离得远又在灯下的缘故,他的眉眼让她隐隐觉得有些陌生。

  韩德宝倒还是之前的老样子,那张微胖的脸始终看着忧心忡忡。

  “皇上……”

  离得远,姜漱玉努力屏息细听,却听韩德宝续道:“不早了,该歇着了。”

  姜漱玉提着的心放下,忽然觉得有那么一些没趣。

  她连苏雪凝什么时候来行刺、怎么行刺都不知道,就藏在皇宫里暗中保护皇帝,就怕他有个意外。

  她对皇帝也太好了吧?

  现在皇帝都要歇息了,她也不能躺在床上睡觉。

  这一夜,姜漱玉待在玉章宫的一棵粗壮老树上,忽然有点想念汤泉宫的那张床。

  那张床可真是又大又软和了。

  次日清晨皇帝上朝去了,姜漱玉没跟着去朝堂,她悄悄给玉章宫殿上头的瓦片松了松。瓦片松动以后,她再掀起瓦片时,就没什么声响了。

  皇帝今日下朝很早,不过他似乎心情不太好:“这个卫泽……”

  韩德宝低声劝慰:“皇上,卫大人耿直冲动,皇上不必跟他置气……”

  赵臻冷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姜漱玉在暗处听着,心思颇为复杂。她假扮皇帝数月,当然记得卫泽。这位卫大人脾气冲、性子火爆、说话也不中听,不过倒没什么私心。

  看小皇帝这隐含怒气的样子,也不知道卫泽又说了什么。

  在汤泉宫的那段记忆,她假死后很少想起,但这会儿不知怎么忽然回忆起来后,好像一下子又清晰起来。

  其实仔细算算,好像也没过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