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节(1 / 2)





  第一件是在朝为官多年,辅佐三代君王的周太师告老还乡。先前周太师性命垂危,后来奇迹般地挺了过来。去阎王殿走了一遭后,他慨叹自己已老,是时候回去颐养天年了。告老之际,他还上书皇帝,捐献了部分家私, 人人称赞。

  第二件, 则是漠北使者来访。

  漠北的使者在十一月下旬抵达京城。

  皇帝让他们一行人先落足于四方馆, 并在十一月二十六召见他们。

  姜漱玉扮成皇帝,端坐于朝堂之上,脊背挺直, 神情漠然, 举目打量下方行礼的漠北使者。

  只见为首的是一个中年汉子, 满脸络腮胡子,乍一看去形象憨直,但仔细看, 他一双眼睛湛然有神。她寻思着, 能被作为使者被派遣出来,肯定是有些本事的,千万不可小瞧了他。

  使者施礼后, 恭敬地呈上了国书。

  姜漱玉翻开看了看, 从国书不算高深复杂的语句里, 总结出了对方的意思:想世代交好, 当然如果能联姻就更好了。

  果然先前得到的消息并没有错,漠北那边确实有结亲的打算。

  她在心里对小皇帝道:“他们真要联姻啊。”

  赵臻声音清冷:“哼。两国邦交,岂有靠联姻来维持交好的。若是国家都是女人来维系,那还要朕,要大将军以及朕这万千士兵干什么。”

  小皇帝的话,掷地有声,即便在脑海里,姜漱玉也能听到这一声声回身,不断响彻在脑海。

  他的态度很明显了。

  姜漱玉深以为然:“你说的对,说的非常对。”

  为首的使者施了一礼:“皇帝陛下,小臣奉漠北王之命,递交国书,希望大齐世代永昌,也希望两国友情可以地久天长……”

  还是在朝堂上,姜漱玉停止了跟小皇帝的交流,她慢慢合上国书,认真听使者说话。

  这个使者的汉话说的比那天在街上遇见那几人强多了。

  “小臣此次前来,带了漠北名驹一百匹,各色毛皮二百件,还有我漠北的第一美人,彰显我王交好的决心。此外,小臣还奉漠北王之命,迎接王妃回漠北……”

  先时倒还罢了,送马送女人,都算是两国交好的常规操作,但是迎接王妃的话一出,朝堂上有小小的骚动。这漠北使者口中的王妃不是别人,是宁阳公主。

  姜漱玉清楚地听到了小皇帝的一声冷哼。她在心里与皇帝沟通:“他们说的王妃是公主?他们是想把公主接回去?”

  “嗯。”赵臻冷声道,“拒绝他们。同意交好,这一条不允许。”

  “那肯定不能让他们带回去啊。”姜漱玉还记得第一次见公主时公主的模样。脸色苍白,神情疲惫,肯定吃了不少苦的。而且老漠北王都死了,难道还要让公主去漠北守寡吗?

  这不是想交好,这是想拉仇恨啊。

  “……公主已经嫁到漠北,就是我漠北的王妃。我们漠北的规矩,历来父死子继。新继任的漠北王可以继承老漠北王的牛羊和女人。新漠北王现下中帐空虚,并无正妃,愿意以王妃之礼迎娶公主,共缔两国情意,还望皇帝陛下成全。”

  使者说完这一番话,便静候皇帝发话,自觉此事能成。出发之前,他们已经细细商量过了,新漠北王与老王妃年貌相当,且又许以正妃之位,确实是一桩还不错的姻缘。——毕竟那位中原的公主十五岁时就能嫁将近五十岁的老漠北王,如今换了个更年轻的,赢面不更大一些吗?

  一众大臣们也都屏息凝神,等候皇帝旨意。

  忽然,上首的皇帝一声冷哼,不轻不重,却敲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姜漱玉语气不悦:“那是你们漠北的规矩,不是我们中土的。朕听闻阁下通晓汉学,应该知道我大齐重视人伦。我大齐有句话,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待师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待继母?公主在漠北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对待她的,朕就不追究了。但现在公主既已回来,就没有再去漠北的道理。”

  历来两国朝堂较量,都是绵里藏针。皇帝今日这番拒绝的言辞乍一听上去,有些直白无礼了。但在场的众大臣并无一人觉得皇帝此言不当,一致认为是漠北使臣无礼在先,使得皇帝震怒。果然蛮夷就是蛮夷,这都什么主张?

  国师钟离无忧更是在心里暗暗叫好:“说的对,一天是你娘,一辈子都是你娘。”

  使臣微怔,下意识道:“可是王妃青春年少,难道要一直独守空房?我们……”

  皇帝有些不耐地打断了他的话:“公主如果想再嫁,我大齐有的是儿郎。她若是不愿再嫁,自有朕养着她。这就不劳阁下操心了。”

  姜漱玉话刚说完,脑海里就响起小皇帝的声音:

  “阿玉,你跟他说,朕同意交好。另派五十随从去漠北,指导他们的农耕作业。至于结亲的事,不必再提。”

  姜漱玉依言说了,又补充一句:“两国邦交不是靠姻缘来维系的。”

  使臣动了动唇,待要再说什么,却听皇帝声音清冷,继续道:“几位使者远来是客,既已到了京城,不妨多待几日,慢慢赏玩。招待使臣的事,就还由郑太傅和鸿胪寺卿负责。退朝。”

  她挥了挥手,令使者退下。

  众臣散去,姜漱玉待要离开,却见国师钟离无忧追了上来。

  他脸上带着几分小心:“皇上说的不愿意公主再嫁漠北,可是真的?”

  “嗯?”姜漱玉挑了挑眉,暂时停下脚步,“理论上是真的。”

  钟离无忧眨了眨眼,有些迷茫:“什么?”

  姜漱玉解释:“皇帝不愿意她远嫁漠北,可如果公主本人非常愿意,那就再商量。当然,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钟离无忧点了点头,似是放下心来:“臣明白了。”他颇为自信:“对,可能性为零,公主肯定不愿意啊。”

  他当初接任国师时,正逢宁阳公主出嫁。他远远看着公主,正好看到她明艳脸庞上的那滴泪。

  这一幕一直被他牢记于心,多年不曾忘却。

  姜漱玉大步离去,在心里问小皇帝:“我今天没给你惹麻烦吧?”

  静默了一瞬后,她才听到了小皇帝的声音:“没有,你说的很好。”

  姜漱玉有点小得意:“那就好,我还想着我会不会说错话了呢。我今天想喝玫瑰露。”

  她思维转换的非常快,赵臻并不意外,只淡淡地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