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九章陆地与海洋起源猜想





  相比荆薇,特瑞莎的节奏步伐就快得太多,青鸾赠送给她的优化基因体里面含有青鸾脑海里的部分记忆因子。在提取这些稳定温暖的记忆因子在自己脑海里的时候,特瑞莎看到了地球之外的小部分世界,也让她重新对生命的定义开始否定。原有人类对生命的定义大都是为碳基生命,人类吸进去身体的氧气,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为主的混合气体,在人类呼吸的过程,多出了碳元素,因此人类被定义为碳基生命,实际上陆地的动物大都是为碳基生命,海洋里的生命出了已知外,大多数都是待定义。就目前人类最深可到底的海底也没能突破两万米,两万米之下是什么样的世界,一无所知。

  特瑞莎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她曾向老师问过一个问题,她问老师,“老师,是什么样的力量阻止了我们探索最深的海底?”

  老师认真地告诉她,“是地心引力。”

  有学生能提出不一样的问题,作为老师心里还是很乐意解答,况且还是这么个长相精致的女孩。

  老师继续说,学生们听得很认真,她说道:“在我们已知的知识范围内,海底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也是离地心最近的地方,所有那个地方会有很强大的压力,试想一下,亿万吨以上的水压在上面,不管是潜水艇还是新型科技航海艇,都随时会有压爆的危险,水的力量来自地心的引力,也可以这样说,如果地心没有引力,假设这些水是漂浮在太空,那就可以了,只要一个氧气罐足矣。”

  在很久以前,特瑞莎就相信地外文明,它们也许无性,也许不需要氧气,更不会从体内呼出二氧化碳,海底有非碳基生命存在,因为像那样深不见底的海底呼出冒泡,那不知多少天才能浮上水面破灭,再者,海底未必有氧气。

  现在给特瑞莎得以证实的证据,月球上的月熊虫和太阳上的神鸟鸾族都说明了这一点,在共享了青鸾优化基因体的部分记忆因子后,特瑞莎似乎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肃清人类九十九,把那为一单位的人类留下来,当然,以一为单位的人类必然有不同于常人的优秀基因,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末期,地球上的可用资源被科学家系统计算出来之后,他们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是资源战争,而最后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地球陆地全部被核反应,不仅是人,连植物都别想活着。特瑞莎深知这点,她已经能够利用太空资源“浮洞磁烬”,并且在地球上布下了冲视之眼,可以说离她的计划越来越近了。

  特瑞莎走过很多彷徨的岁月,正是这些不知所措迷茫的时光让她坚信自己要做这么一件激情澎湃的事情。那一年,二战还没有结束,特瑞莎跟随拉贝先生来到德国卡塞尔。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德国沦陷,美军和苏军占领柏林,此时的德国人心惶惶,日耳曼民族不得不低头宣布投降。于是,卡塞尔驻扎了一支美军。

  在卡塞尔的日子,特瑞莎已经到了风华正茂的青春的年华,她如此美丽,以至于很多人对她垂涎三尺。好在她找到了自己的母亲乔安娜。

  像乔安娜这样优秀的科学家美军和苏军都非常需要,但是是美军先找到了她,并帮助她找到她的女儿,所以她答应美军为其效力,不过她并非想跟美军去美国,她心里惦记的仍是自己的法国。

  母女的团圆的日子是特瑞莎再一次感到幸福的日子,她终于有了依靠,不用再像乞丐一样为了食物而到处流浪,在母亲的帮助下,她开始踏入学习知识的道路,她走的学习路径和她母亲一样,是科研之路。

  初到卡塞尔学校,特瑞莎充满好奇和憧憬,她认为这里会是一个充满学问和互相帮助的地方,老师会回答学生所有提出来的疑问,就算这位老师不知道答案,为了学生,老师会去请教更资深的老师来解除学生们的困惑。这么多年来,特瑞莎的心开始平静下来,她打算一心一意在这里学习,然后听从母亲的教诲,学成之后回到自己的国家,为自己国家建设而付出。

  在这里,有一位非常帅气的德国男孩看上了特瑞莎,他是特瑞莎的学长。初次相遇时,是在一个论文演讲赛中,题目是《陆地与海洋》。

  大多数学生的想法是陆地演变出来的海洋,也就说在上个纪元时期,地球上的陆地面积是现在海洋面积两倍,后来随着南北极冰川融化,导致海水淹没陆地,形成今天的陆地和海洋的分配比例。这一个观点,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为其鼓掌,在掌声中,他有很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他介绍过自己,刚上台的时候,他绅士般彬彬有礼地向来听讲的所有师生们深深地鞠躬,他自我介绍道:“老师同学们好!我叫希坦森,今天上台演讲自己的论文,谢谢大家支持!”希坦森刚介绍完自己便迎来了雷鸣般的掌声,特瑞莎在台下望向希坦森的目光是一种认真的注视,她这个年纪正是对异性充满好奇的时候,她在台下洗耳恭听希坦森的演讲。

  轮到特瑞莎上台演讲的时候,她那美丽的身姿和面孔顿时吸引了无数男生的尖叫,而有些女孩子看到自己青睐的男孩为特瑞莎尖叫时,羡慕嫉妒恨浮在了她们的面部的表情上。

  特瑞莎提出的观点不同于希坦森,她的见解也有一番值得思索的价值。

  特瑞莎讲道:“板块的形成实现了陆地与海洋,在太阳还未成熟之前的地球应该是极其寒冷的,那时候分布到地球的热量也是特别稀少,导致地球被冰川冻结,随着太阳成熟起来,散步在太阳系的热量越来越多,所以地球冰川开始融化,形成了海洋,那时候的地球应该是一片汪洋才对,并没有陆地,但是在后来随着海水的压力对地球内部结构的重压,导致最初的板块分裂,而形成现在的七大洲,七大板块,这七大板块浮上海面,形成了今天的陆地,些许时日,太平洋和大西洋很有可能会有新陆地诞生。”

  特瑞莎的演讲所提出的答案,还是有一部分人质疑的。

  特瑞莎看到师生们的反应后,她知道她没能用实验来证明的话,是没有多少人会相信她的,毕竟这是学术,不是长得漂亮迎来掌声,而是需要靠真理和实验来证明。

  特瑞莎拿了一个脸盆在讲台上,师生们都能够清楚的看到。随后她把一块带有粘性的泡沫盒放在盆底,她不断为盆底缓慢的加水,等到泡沫盒的粘性失去的时候,它一下子浮在水面上。特瑞莎拿了一个小苹果放在泡沫盒上,泡沫因小苹果的重量向下压了一点,但并没有导致泡沫沉下去。

  看到这个实验的师生们开始动摇他们原来的观点,现在成了两极分化,一半的人认可希坦森的观点,一半的人认可特瑞莎的观点。

  特瑞莎并不在乎有多少人支持她,在她看来能够分享自己认为是对的见解,这就足够了,答案留给后人去评论,这是一个有可能存在的正确的猜想。

  特瑞莎向师门深深地鞠躬,她走下讲台的那一刻,台下掌声同样雷鸣。不少师门在讨论,他们认为二者说的都有道理,而有些师生则开始怀疑希坦森的答案,他们认为南北级冰川再怎么融化也不会淹没那么多陆地,按南北极与整个地球比例而言,南北极所占指数还不到十分之一,再者,冰融化的体积会大于化成水后的体积,所以冰川融化并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海平面上升。